“当一家公司开始抓考勤,意味着这家公司快不行了”—— 刷到短视频评论区这样的声音,不少企业管理者和 HR 都会陷入困惑:自家企业正想规范考勤,难道真会让企业走向衰败?但真相是,99% 的人都误解了真正的考勤管理,错把 “形式化考勤” 当成了考勤管理的全部,而科学的考勤管理,恰恰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助力。
一、别让错误认知,掩盖考勤管理的真正价值
很多人对考勤管理的印象停留在 “严抓上下班打卡”“变相号召加班”,但这只是片面解读。真正的考勤管理,远不止 “管时间” 这么简单。对于企业而言,它是连接人员管理、业务需求与合规要求的关键;对于员工来说,它应是 “丝滑无感” 的服务 —— 从打卡方式选择(指纹、GPS、人脸)到请假流程(事假、病假、年假、育儿假),再到薪资核算(基础工资、岗位津贴、加班费),都能通过数字化系统无缝衔接,避免繁琐流程带来的不满。
二、科学考勤管理,对企业和员工是双向利好
(一)对企业:不是 “束缚”,而是 “风控与提效工具”
江苏太仓曾有一家公司的 HR,通过数据表造假在五年内冒领近 1900 万元工资 ——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,若没有实时可量化的考勤数字化系统,企业连 “有多少人、在什么时间、在什么地点干得怎么样” 都无法清晰掌握,更别提防范薪资漏洞。
同时,科学的考勤管理还能帮企业减少工时浪费、降低成本。以一万名员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例,若每人每月减少 1 小时加班,按加班费 20 元 / 小时、倍数 1.5、其他支出系数 1.5 计算,每月可节省 40 万成本,一年就是 540 万。若企业净利润率为 5%,这相当于创造了 1.08 亿的销售收入。
(二)对员工:不是 “内卷推手”,而是 “成长与公平保障”
好的考勤管理从不让员工 “表演加班”,而是通过科学排班实现 “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干合适的事”。全球最大的护肤、化妆品、香水公司与盖雅合作后,提出 “IT’s about working smarter,not harder(更聪明地工作,而非更努力地工作)”,员工无需靠 “卷时长” 就能完成产出目标。
更关键的是,科学的考勤管理还能助力员工成长。某全球知名食品制造企业通过盖雅系统,搭建了 “岗位 - 技能 - 员工” 三位一体的体系:先明确岗位所需技能,匹配内部学习资源,再通过数字化排班系统累计员工技能工时,实现 “技能升级→多岗位排班→收入增加” 的闭环。系统上线后,员工离职率下降 33%,企业生产力提升 20%,人为质量事故下降 50%—— 这正是考勤管理 “双向利好” 的最佳证明。
三、选对考勤管理服务商,避开 “形式化陷阱”
对于大几千、几万甚至几十万规模的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,尤其是员工分布在全球、业务场景多元的集团型企业,考勤管理的复杂度远超想象。盖雅工场作为 15 年专注时间管理的数字化服务商,曾为一家全球跨境电商仓储物流企业适配 176 种业务场景 —— 该企业仓库遍布 11 个国家(英国、法国、美国、日本等),拥有自有、外包 2 类员工,需适配行事日历、考勤周期、加班规则等 8 大类规则,还要符合不同国家的合规要求:英国的陪审员假、西班牙 “一天不超 9 小时加班”、德国 “工作满 1 个月享带薪年假”、波兰 “禁止指纹人脸打卡”……
若你也想摆脱 “形式化考勤” 的误区,实现企业风控降本、员工成长增收的双赢,不妨选择专业的考勤管理服务商。人效数字化,就来找盖雅!